组学技术在作物进化研究中应用
Genomic approaches for studying crop evolution
Genome Biology 为了蹭中秋节的热度在9月21日发表了一篇review,讲的是测序组学技术在作物进化研究中的应用。

其中主要涉及到了获得一个高质量参考基因组是非常有用的,相应的种质资源样本的收集很有必要,同时也说了一下新的技术,甲基化,基因编辑在作物进化研究中的作用。
人类为了自己和饲养的牲畜获得足够的营养,于是开始进行作物的驯化。
在整个训化过程中,不同的时期驯化的物种不同。不同的物种,其基因组大小和解读的难度也不一样。
测序技术出现之后,人类开始采用测序技术进行作物的起源等进化研究。随着测序成本的降低,研究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之前测序费用较高,往往只会测被驯化的物种,其相近的野生种,只会进行外显子区,或者全基因组的SNP鉴定和比对,现在,基本上都是基于pan-genome的思路,一次测好几个基因组,从基因组大片段的角度上进行作物进化研究。
当然,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三代测序大片段的出现,光学图谱,Hi-C的出现,是得目前对于超大基因组,超级复杂的基因组,处理起来也能得心应手。
重测序相应的策略的优缺点。目前来,全基因组重测序,其实费用也没有那么昂贵了。
高通量测序技术已经应用在作物研究的方方面面,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技术也将会对作物进化研究产生影响。比如表观遗传,基因标记,新物种培育等。
未来,染色体级别的参考基因组组装成为日常,大规模的重测序数据也可以开展,这将对于我们理解作物的驯化历史和物种培育有重要的意义。
有生信分析请留言
TCGA | 小工具 | 数据库 |组装| 注释 | 基因家族 | Pvalue
基因预测 |bestorf | sci | NAR | 在线工具 | 生存分析 | 热图
生信不死 | 初学者 | circRNA | 一箭画心| 十二生肖 | circos
舞台|基因组 | 黄金测序 | 套路 | 杂谈组装 | 进化 | 测序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