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组(Proteome)概念由澳大利亚科学家Wilkins和Williams在1994年意大利科学会议上首次提出,指基因组表达的所有相应的蛋白质,即细胞、组织或机体全部蛋白质的存在及其活动形式。蛋白质组与基因组相对应,也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基因组是静态的,一个生物体的基因组在其一生中基本上是稳定不变的,但基因组内各个基因表达的条件和程序则是随时间、地点和环境条件而变的,因而其表达产物的种类和数量随时间、地点和环境条件而变化。所以说蛋白质组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是在组织、细胞的整体蛋白质水平上,探索蛋白质作用模式、功能机理、调节控制以及蛋白质群体内的相互关系,从而获得对疾病过程、细胞生理病理过程及调控网络的全面而深入的认识,以揭示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同时也为临床诊断、药物筛选、新药开发和个性和医疗等诸多应用领域提供理论依据。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是生命科学进入后基因时代的特征。
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处于早期“发育”状态,它不是单纯的方法学,就像基因组学一样,不是一个封闭的、概念化的稳定的知识体系,而是一个领域。蛋白质组学集中于动态描述基因调节,对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水平进行定量的测定,鉴定疾病、药物对生命过程的影响,以及解释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作为一门科学,蛋白质组研究并非从零开始,它是已有20多年历史的蛋白质(多肽)谱和基因产物图谱技术的一种延伸. 多肽图谱依靠双向电泳(Two-dimensionalgel electrophoresis, 2-DE)和进一步的图象分析;而基因产物图谱依靠多种分离后的分析,如质谱技术、氨基酸组分分析等。
蛋白质组学研究内容主要有:
a)蛋白质鉴定
b)翻译后修饰
c)蛋白质功能
d)蛋白质相互作用
e)细胞及亚细胞的研究
f)辅助的各项蛋白质分离提取鉴定等多种生物技术
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主要有:
a)双向凝胶电泳技术(2-DE)
b)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c)飞行时间质谱技术
d)同位素标记亲和标签(ICAT)技术
e)生物信息学技术
研究进展
2014年5月28日,英国新一期《自然》杂志公布两组科研人员分别绘制的人类蛋白质组草图。这一成果有助于了解各个组织中存在何种蛋白质,这些蛋白质与哪些基因表达有关等,从而进一步揭开人体的奥秘。
上世纪90年代,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始成形时,有科学家提出了破译人类蛋白质组的想法。其目标是将人体所有蛋白质归类并描绘出它们的特性、在细胞中所处的位置以及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但人类蛋白质组的规模和复杂性使此类研究困难重重。
研究人员借助计算机对这些蛋白质片段与基因组进行了大量比对工作,并据此列出一个“清单”,描绘出哪些组织中的哪些基因表达与蛋白质的形成有关。在另一项研究中,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人员与印度等国同行也采用质谱分析法绘制出一张蛋白质组草图。
蛋白质组学高通量数据常用生物信息分析
1、GO功能注释与富集
2、KEGG功能注释与富集
3、Domain功能注释与富集
4、Subcellularlocalization功能注释与富集
5、Complex功能注释与富集
6、PPI网络互作
7、二级结构预测
8、修饰位点Motif分析
大家有什么关于蛋白组学的问题或者有什么小的分析项目都可以直接找这位同学
QQ号:68652046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