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焦亡专题--当前生信文章大汇总

admin 7 2025-02-04 编辑

在介绍文章之前,需要先说一个打脸的事。在第一次写细胞焦亡生信专题的时候,小编当时说细胞焦亡相关的纯生信分析文章三年来一篇都没有,其实今年四月份的时候,就有一篇细胞焦亡的纯生信文章,而写专题的时间是五月份的事了。鉴于脸上的肿还没消,所以小编含泪😭重新在PubMed检索了一遍,截止七月十三号,一共有三篇细胞焦亡纯生信的文章发表。当然,除了四月份那篇,另外两篇都是在写专题之后发表的。

第一篇

第一篇需要介绍的文章,必须得是四月份发表的那篇了,文章四月十七日发表在Cell Death Discovery(IF:5.241)。作者在卵巢癌中对细胞焦亡基因进行刻画,分析了表达水平的差异,基于细胞焦亡基因的识别分子亚型,构建与验证预后模型,识别差异基因与功能分析,刻画免疫活性。以这篇文章的结果来说,聚类亚型由于生存不差异,没有继续刻画,预后模型的构建,阈值不是很常规,LASSO也没有真正实现降维,如果是你自己手里的结果,你觉得能发到什么水平呢?当然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小编觉得能够发到5+,亮点还是在于细胞焦亡。

第二篇

第二篇细胞焦亡文章虽然可以归类到纯生信,但是作者收集了医院临床样本,并且训练数据量很大,内容也非常丰富,刻画得很细致,所以这篇文章发表的杂志影响因子也高了不少。文章今年六月十一日发表在Frontiers in Cell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IF6.684)。在胃癌中,作者分析了细胞焦亡基因的表达水平和遗传改变,并且基于临床样本进行验证,识别了分子亚型并对亚型进行TME和临床特征的分析,构建风险模型并进行验证和TME与免疫治疗的刻画。

第三篇

关于这篇肺腺癌的文章,和卵巢癌的细胞焦亡文章发表在同一个杂志Cell Death Discovery,只是时间上晚了两个月。作者对细胞焦亡基因的表达水平、遗传改变和功能进行刻画,基于细胞焦亡基因构建预后模型,分析了TME、TMB、MSI和药物敏感性,最后基于重要临床特征构建了ceRNA网络

结语

这几篇文章也算是含泪介绍完的,毕竟被自己说的话打了脸。回顾之前的细胞焦亡专题,当时介绍了大量的高水平的研究,其实目的还是深入的介绍研究背景,为以细胞焦亡为切入点开展分析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基础。今天介绍的这几篇文章,算是为还在犹豫是否研究细胞焦亡打半针强心剂。

提供专业、可复现

焦亡思路,数量不多

感兴趣见副推

细胞焦亡专题--当前生信文章大汇总

上一篇: 质粒构建工具推荐,实验室必备的分子克隆利器
下一篇: 疾病诊断模型最新思路,仅剩10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