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hub的前世今生

admin 52 2025-01-21 09:58:43 编辑

许多学术期刊的文章都十分昂贵,仅仅获取一篇文献就要花费30美元。最好的获取文献的方法就是通过大学或者图书馆,但是这些机构每年也需要交纳数百万美元的费用为了拥有下载文章的权利。

对此,Alexandra Elbakyan受够了。

 

Elbakyan女士是一位俄罗斯神经学家,而如今她将扮演侠盗罗宾汉的角色。2011年她成立了一个名为"Sci-Hub"的网站,该网站收录了4700万篇学术文章。Elbakyan称这些文章几乎涵盖了世界上所有需要收费阅读的知识,而在她们的网站上,是完全免费的。对于那些无法负担昂贵费用的教师与学生来说,Elbakyan女士是一位英雄,然而,对于以此为生的出版社来说,她则成为了恶魔。

 

不管怎样,她的做法确实是非法的。

 

去年,全球顶尖的杂志出版商Elsevier对"Sci-Hub"提起诉讼,声称其违反了美国著作权法案。10月份,纽约州立法院判决要求该网站停止运营。对此,Elbakyan女士十分烦恼。如今,Sci-Hub利用海外的域名重新浮出水面。

 

这并不是一起简单的侵权纠纷,这是学术公开战役的前哨战。这一法律问题背后的本质其实是:究竟谁拥有获取科学知识的权利,富有的学术机构?还是任何普通人?

 

如果Sci-Hub获胜,学术付费的壁垒将不攻自破。

 

Sci-Hub是如何打破这一壁垒的

 

Elbakyan女士的个人经历十分普通。当她还是一个学生的时候,经常需要阅读学术文献,但通常没有权限,也没有足够的钱逐一购买。

 

在给纽约州法庭的一封信中,Elbakyan女士这样解释道:“当我还在Kazakhstan大学就读的时候,我没有获取学术文章的权限,但这些文章是我完成自己课题的必要文献。对于需要成百上千篇文章的我来说,每篇文章售价32美元简直就是抢劫!幸运的是,不管怎样,我还是通过某些方式拿到了这些文章。之后,我发现有许多研究者有着跟我相似的困扰,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研究者们。”

 

在创立"Sci-Hub"的时期,Elbakyan女士利用了以前早已存在的技术:密码共享。许多大学对它们的学生与教师开放免费的网上下载权限,只需要一个注册证件与密码就可以登录下载。在网站成立以前,Elbakyan女士便请求一些研究者们利用自己的下载权限帮助她获取文献。成立Sci-Hub之后,该网站能够自动完成这一过程。当Sci-Hub需要某篇文献时,该网站就会试图登陆某一大学,利用之前已经储存好的密码,下载相关文献。完成后,在给予需求者的同时,网站也会自动备份一份。这样一来,在下次有相同需求的时候就不必再次登陆别的大学的网站了。"我们的目的是收集世界上所有的文献,并把它们免费化。"目前,Elbakyan女士的网站已经拥有4700万篇文章。

 

这一做法合法吗?

 

不合法!

 

很简单,Elsevier等网站拥有这些文章的版权。Elbakyan女士未经同意擅自复制并传播这些文章,属于侵权行为。Elbakyan女士对此并没有否认。她所坚持的,是所谓的"版权"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我们呼吁取消所谓的知识产权,或者版权法案。从而促进科学的进步。"

 

目前的收费模式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收费壁垒使得公共经费自主的研究远离大众;

 

出版商虽然拥有版权,但文章并不是他们创作完成的。研究者们也没有从中得到任何实惠。

 

这一模式至今仍存在,只不是因为某些学术期刊仍旧在学术圈享有一定地位。作者们偏好这些期刊也是因为它们能够帮助自己获得学术地位。

 

为什么学术期刊这么贵?

 

Elsevier对此解释说,这一收费壁垒是为了保护学术研究生态圈。毕竟在整个学术发表过程中,出版机构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比如组织同行评议等等。然而,其他人认为收费也太不合理,这一费用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运营成本。

 

2012年,哈佛大学称当年其在学术机构的注册费用已经十分高昂,达到350万美元。"在过去的6年内,我们在两家出版机构的下载费用上涨了145%,不仅仅是对于个人而言,高校等学术机构的注册费用也在大幅上涨"。然而并不仅仅是哈佛大学存在这一问题,其它大学,比如南佛罗里达大学,注册费用从1986年到2002年上涨了227%。

 

出版商表示这一花费是为了确保科学研究的质量,但2005年德国银行对Elsevier进行的专项调查指出该收入主要构成了该公司的盈利。高校对此毫无办法,只能乖乖付钱,毕竟他们的老师、同学都需要使用。高校的注册费用实际上也是出版商的主要收入。

 

Sci-Hub网站很难关闭

 

Sci-Hub的存在为盈利性的出版机构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虽然图书馆并不会因此时间取消注册,或者鼓励学生们下载盗版文献,但历史已经证明,如果一项资源变得免费化,将会对整个产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影响。

 

"网络海盗"难以消灭,尤其是当他们自发协作起来。如今,Sci-Hub跟随Pirate 

Bay的网站的脚步,在严密的法律中巧妙躲避,存活下来。此前,纽约州立法院在判决Sci-Hub违法的同时关闭了其位于美国境内的域名www.sci-hub.org,但这周Sci-Hub又奇迹般地出现了,并使用了新的域名"sci-hub.io"这一新的域名使得美国法律对此无从下手,因为美国仅仅对在美国范围内注册的网站,比如.com,.net,.org等有控制权。

 

无论如何,Elbakyan还是想到了让其网站继续运营的办法。"我们绝对不会放弃对知识的传播",她这样说道。

 

原始出处:Why one woman stole 47 million academic papers - and made them all free to read.

来源:生物谷

欢迎关注

上一篇: 质粒构建工具推荐,实验室必备的分子克隆利器
下一篇: 网络meta分析教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