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道路千万条,单基因研究为条。单基因的研究首先要做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挑选研究基因,毕竟一个有研究意义的基因直接关乎了做实验结果的好坏以及是否能被审稿人认可。怎么从生信的角度去挑选基因和设计研究思路呢,小编从最近几篇发表的单基因文章给大家分享下别人怎么做单基因的路子。
单基因相关表型:媲美PD-1免疫治疗补充靶点:Siglec15相关表型分析
导读:这篇文章没有涉及一丢丢的实验,刻画了19年《Nature Medicine》发表的文章Siglec-15 as an immune suppressor and potential target for normalization cancer immunotherapy研究的免疫治疗潜力靶点Siglec-15的相关亚型,分析很简单4.9分。选择大于努力,科研同样适用。

1、Siglec15表达关联临床表型分析
2、Siglec15相关的乳腺癌亚型识别
3、Siglec15相关的乳腺癌亚型关联免疫浸润
4、Siglec15相关亚型与免疫检查点的相关性分析
5、Siglec15相关亚型关联突变及生存差异分析
预后signature:PD-1表达和免疫浸润相关基因预后模型
导读:乳腺癌免疫原性较弱,突变负荷低于其他癌型,因此乳腺癌免疫治疗尚未有新的进展 。一些新的研究发现某些患者能够从免疫治疗联合辅助化疗中受益。文章的亮点在于从PD-1和TME两个层面筛选相关因子,去构建乳腺癌的预后signature以对预后分层。
1、分析PD-1对癌症预后的影响以及在临床因子中的表达情况和预后情况
2、WGCNA筛选PD-1表达相关基因
3、结合肿瘤免疫细胞浸润筛选相关基因
4、PD-1表达和免疫浸润相关基因预后模型构建和验证
三、机制研究:RAD51 高表达与肿瘤侵袭性和更差预后相关
导读:研究收集了大量的数据集:17个数据集8515样本。从 RAD51与DNA修复机制展开研究,分析了RAD51与肿瘤进展相关通路、TME、突变、药物敏感性、预后等层面相关性。亦是单基因纯生信分析,亮点在于数据量大、逻辑层层递进、涉及面广。
1、RAD51基因表达与DNA损伤修复活性、癌细胞增殖、高突变频率相关
2、RAD51高表达乳腺癌具有免疫原性并通过TME激活癌症免疫
3、RAD51关联药物敏感性
4、RAD51高表达患者有更差的预后
总结:
今天分享的单基因3个思路分别研究的重点分别是:相关表型、预后signature、机制。当然,单基因研究的路子远不止这三个,例如,之前还分享过单基因的铺平式泛癌思路。如果不会做单基因的分析,挑选一个最新报道功能强大的基因,然后换一种癌型进行分析(由于人类癌症的异质性很大,同样的基因在不同肿瘤中可能参与不同的功能通路)然后可以进行类比,搬运到别的肿瘤中进行分析,添加一些加分项(eg.单细胞、实验等),言之有理即可。
单基因花式分析思路
扫码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