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guys~ 好久不见呀!今天小编跟大家分享的是Molecular Cancer上的一篇单细胞文章,该杂志的IF已经41+了啊!!!让我们看看,在单细胞文章数量呈井喷式增长的当下,该研究是怎么仅凭四个样本以及简单的分析冲出重围的呢?话不多说,咱们看正文吧。
![只有四个样的单细胞分析怎么就冲到40+了呢?](https://www.yanyin.tech/cms/manage/file/3b041381f4144335aca2ef8140e58336)
研究流程
本研究选择的癌型是伴有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的胰腺未分化癌(UCOGCP),这是胰腺导管腺癌(PDAC)的一种罕见亚型。作者收集了一名UCOGCP患者(pca_ai1)和三名PDAC患者(pca_0708, pca_0713,pca_0714)的手术标本,经过组织解离、细胞纯化、文库构建等,对18,376个细胞进行了单细胞测序,然后对得到的scRNA‑seq数据进行预处理。接下来,就是常规的生信分析,包括细胞的聚类分析、可视化和注释,轨迹拟时序分析,细胞通讯分析,功能富集,调控网络分析,以及其他数据集和免疫组化的验证(.A)。
研究结果
1、细胞聚类和注释
在0.6的分辨率下,作者识别出了19个具有不同基因表达模式的细胞簇(.D-E)。同三个PDAC样本相比,UCOGC样本中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髓系细胞占比更高。考虑到破骨细胞样巨细胞(OGCs)可能起源于间质上皮细胞,作者又分析了在cluster 13和cluster 15(I型导管细胞的两个簇)中,间质上皮细胞的标志物EPCAM和KRT19以及OGC的标志物CD68的表达水平,发现cluster 15除表达KRT19外,还表达KRT81、PAEP 和 LINC01615,但不表达EPCAM(.I)。对KRT81的免疫组化也证实了cluster 15含有OGC,表明 OGC 很可能起源于间充质上皮细胞而不是髓系细胞(.J)。
2、UCOGCP 中I 型导管细胞的异质性
研究将I型导管细胞簇进一步分成了四个subclusters(.A-B),同其他样本相比,UCOGCP富集上皮亚型subcluster 2、3(.C-E)。其中,subcluster 3表达有限的上皮标志基因EPCAM,但却表达癌症干细胞标记基因CD44和NOTCH2,并显著富集“MYC-TARGET_V1”通路,以及“细胞外基质组织”、“创伤反应”、“多细胞生物发育”、“白细胞黏附”等GO通路(.F-G,J)。基于TCGA-PAAD数据集的验证表明,这些通路的特征基因的高表达多与较差的生存相关。
基于此,作者又把subcluster 3重聚类为五个亚型(.A-B),cluster 4和cluster 1表达癌症干细胞样细胞(CSCLCs)的标记基因CD24, CD44和EPCAM,cluster 0和cluster 2 表达CD44 和 NOTCH2(.C)。Cluster 0与上文中疑似OGC的cluster 15具有高度的重合(.D),该亚型富集到了抗原呈递、造血干细胞分化和G2/M负向调控等通路(.E),轨迹分析和不同模块的GO富集结果表明该簇可能是CSCLCs失调产生的多核细胞。
3、UCOGCP中导管细胞的轨迹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UCOGCP中上皮细胞簇的发育过程,研究将前面提到的cluster 13和cluster 15重新分成9个clusters(.A-B),并进行了轨迹分析。在得到的三个分支中,cluster 13和cluster 15属于不同的分支(.C-D)。不同状态中高表达的基因富集的功能通路也存在差异(.E),在决定细胞命运走向时,起关键作用的基因有APOE, MUC13, NEAT1, SERPINE1, SRGN和TIM1(.F)。此外,根据转录组热图可以发现E2F1、MYC、EGR4等转录因子在缺乏EPCAM的上皮细胞簇,即分支1中高度表达(.G)。
4、UCOGCP中TAM细胞的异质性
在最初的聚类中,研究发现UCOGCP中存在大量的肿瘤相关髓系(TAM)细胞。所以,作者将四个样本中的TAM细胞又划分为五个簇(.A-C)。UCOGCP中的髓系细胞主要分布在cluster 2和cluster 3(.D-E),在验证集中,这两个簇的特征基因与OS相关(.G)。通路富集分析的结果也表明了这些簇在代谢途径上的不同(.F)。
5、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的异质性
接下来,作者分析了所有样本中的成纤维细胞,共得到四个簇,都高表达成纤维细胞的标志基因ACAT2(.A-D)。其中cluster 3来自UCOGCP样本,与白细胞粘和MHCII 抗原呈递相关(.H)。
然后,作者又将肿瘤相关内皮细胞分为六个簇,它们高表达标志基因PECAM1(.A-C)。其中,86%的内皮细胞来自UCOGCP样本(主要分布在cluster 3和cluster 5),与UCOGCP是容易出血的肿瘤这一事实一致(.D-E)。GSVA 分析表明每个簇富集到了不同的KEGG通路(.F)。
6、细胞通讯
基于之前的细胞聚类和功能注释,作者将UCOGCP中的细胞分成了22个簇(.A-B)。通过分析破骨细胞标志基因的表达水平,研究发现OGCs可能只是在形态上类似于破骨细胞,并不表达CD68(.C)。细胞通讯分析的结果揭示了OGC和PSC、巨噬细胞_I/III、某些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之间的强受体-配体相互作用(.D)。其中,SPP1-CD44、CD74-MIF、CD74-COPD和CD74-APP等受体-配体对表现出强相互作用(.E-F),这些特征基因的表达水平与预后显著相关。
整个研究内容大体就是这样,虽然是很经典的单细胞分析流程,图片也没有很惊艳,但文章胜在选题,小编发现PUBMED中UCOGCP相关的文章寥寥无几,单细胞相关的就更是相当于没有了,加上作者重点突出、层层递进,该有的都有,故事讲的算是完整,而且人家用的是自测数据,再来那么一丢丢运气,这不就直接冲到40多分了!加油呀,各位打工人!Have a nice day~~~
参考文献:Wang, X., Miao, J., Wang, S. et al. Single-cell RNA-seq reveals the genesis and heterogeneity of tumor microenvironment in pancreatic undifferentiated carcinoma with osteoclast-like giant-cells. Mol Cancer 21, 133 (2022). https://doi.org/10.1186/s12943-022-015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