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SCI投稿记

admin 49 2025-01-05 编辑

孔乙己SCI投稿记

新春佳节,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依然沉浸在虎年新春的喜悦中。鞭炮声此起彼伏透过实验室的窗户传进来,然而穿着白大褂的“科研僧”们置若罔闻,尽管假期还未结束,心系实验的他们已陆续到岗了。安静的实验室忽然间传来一个声音,“我要跑PCR。”这声音极低,透着疲惫却也耳熟,大家纷纷抬头往门口一望,只见孔乙己已经穿上白大褂在操作台前坐下了,他一双眼睛早已失了神,那沉重的黑眼圈在告诉他人,孔乙己怕是又熬了一个夜,若说孔乙己此时全身上下唯一还留有精神面貌的一点,那就是他早已成地中海的脑门上那一戳倔强的头发了。

孔乙己是实验室的神人,他神出鬼没,时而几天不见人,时而为了实验不眠不休。见他到来,实验室同门笑着调侃道,“孔乙己,你一定又被拒稿了吧?”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收到邮件,哭了好久!”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返修不能算是拒稿……返修!……科研人的事,能算拒稿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大修小修”,什么“补充实验”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实验室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孔乙己做完实验,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实验室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发表过SCI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个3分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Nuture, Science, Cell”之类,一些不懂了。在这时候,众人又都哄笑起来:实验室内外再一次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同门调侃归调侃,见孔乙己为了发表一篇SCI熬得最后一戳头发都快掉了,倒是给他推荐了些科研利器。孔乙己这下方才明白,同门高产SCI的原因,在周围的欢声笑语中,他迫不及待打开《》公众号,读起了今日推文——SCI写作投稿经验。

准备工作

条条大路通罗马,尽管读者朋友们专业不同,课题不同,然而发表一篇SCI的愿景是相同的。一个新的课题开始,如同一段寄托了我们情感的恋爱,播下了种子,付出了时间与精力去照料,当然希望能够开花结果有所收获。而如何判断自己的课题是否到了丰收的时候呢,总结一句话就是——当你的实验结果能够完整的讲述一篇科研故事的时候,就是可以准备写作投稿之时。首先,要做到对自己的课题了然于心。发表文章如同讲故事,若自己都不清楚课题的逻辑构架,又如何去把它分享给他人呢?每日三省吾身:我的故事是否具有创新性?我的故事是否能自圆其说,具有说服力?我的故事是否有意义?其次,整理好实验数据和图表。图表是为了把复杂的实验结果可视化出来,让我们讲的这个故事更加通俗易懂,在真实可靠的基础上,尽量把实验数据和图表整理得漂亮,数据内容在于精而不在于多,在于深而不在于广。最后,熟读相关领域文献。分享科研故事好比江湖华山论剑,亮剑之前要做到知己知彼,这也是为论文的写作打下基础。写之前一腔热血,临到了要写的时候却抓耳挠腮不知从何下笔。如果有这感觉,那定是你文献读的不够多,胸中无墨水,所以,读文献吧少年!

写作

论文基本架构分为以下几部分:

摘要(Abstract),言简意赅的摘要可让读者快速了解我们要讲的科研故事,因此摘要是一篇论文的“精华”——应该讲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前言(Introduction),依次介绍研究大背景、细化研究领域以前和目前的进展、文中提出的概念和创新点。前言部分的最后一段往往是对本论文的工作内容的小结。

材料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写明研究所用的材料和方法,该部分要写得尽量详细且通俗易懂,可分段描述,时态多采用过去时。

结果(Results),结果部分是整篇科研故事的主体,才用顺述法,娓娓道来。各部分结果应承上启下,注意串联。结合图表客观描述数据结果,可适当点明结果呈现的意义。结果部分应分清主次,主结果牢牢围绕中心立意,次结果可放在supplementary中。

讨论(Discussion),讨论部分可看作是科研故事的升华,先重述本文结果和成果,继而结合领域背景探讨本研究的创新性和意义,同时指出本研究存在的局限性以及可能的改进方法并点明接下来科研工作可能的方向,最后加以总结。讨论的时态一般是一般现在时或现在完成时,涉及本研究结果时,要用一般过去时。

参考文献(References),参考文献贯穿着整篇论文的架构,无论是前言、材料方法、结果还是讨论部分的写作,都会引用到相关领域的文献。建议使用Endnote等专业软件进行文献插入,省时省力且美丽!

架构的先后写作顺序根据作者的个人喜好略有不同,但无论怎么写,都不应该离开中心主旨,这里有几个写作小tips:1、写作之前熟读3篇以上目标期刊最新刊登的文章,可帮助我们了解期刊倾向的写作风格和格式。2、做好长期斗争的思想准备,第一遍写作不要怕冗长,每一篇成功上岸的文章背后,都要经过数次修改。3、注意英文的语法表达和逻辑,常有朋友习惯先写中文再翻译为英文,小编建议直接用英文撰稿,若有条件投稿前可给母语为英语的人或专业的修稿公司进行润色。

投稿

当选择目标期刊进行投稿时,应对自己的文章有个清晰的定位,以临床研究为例,针对国际指南常见病、有阳性结果、具有里程牌的临床研究:一流综合性期刊(新英格兰杂志,柳叶刀,JCO);针对国际指南、有阳性结果、弥补指南不足的临床研究:一流专业性期刊(BLOOD);针对专病以及特定技术细节进行的改进、大样本描述性研究:二流专业性期刊;回顾性资料:三流专业性期刊。选择合适的期刊进行投稿可提高中稿概率以及缩短投稿时间,切记不可囫囵吞枣——别人华山论剑带兵器,咱们带着一颗球要去唱跳rap,那将贻笑大方!

修稿

除非你是科研界的天选之子,那么投稿免不了要遇到审稿人各种问题,修稿好比是取经路上九九八十一难的最后一难,要通过这最后一难,只有三个字可言——上点心。尊重审稿人的意见,点对点回复审稿人提出的建议和问题,尽可能正面回答和解决,面对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者无法补的数据,应找个正面的“借口”回复,态度端正,诚心诚意!

写在最后

本文科研打工仔形象“孔乙己”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人物虚构,SCI发表经验不虚构。科研之类道阻且长,人人都笑孔乙己,人人都是孔乙己。谨以此文,献给奋斗在实验室一线的可爱人们,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祝愿读者朋友们“天天有数据出新意,年年发文章中基金,科研顺利!”

孔乙己SCI投稿记

上一篇: 质粒构建工具推荐,实验室必备的分子克隆利器
下一篇: 深入浅出-ROC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