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工具和SCI的距离有多远?

admin 27 2025-03-28 11:46:08 编辑

据不完全统计,PubMed已发表的database已经超过50万个,已发表的工具同样超过50万个(这还是没有把各种各样的算法统计进来的结果)。不管是数据库还是工具,其目的应该都是为了方便科研人员使用的(那些UI或者使用体验极差的这里先按下不表!)。此外,对于很多数据库和工具,网上都有许多教程或者课程。不管花钱也好,免费的也好,如果只是跟着课程走一遍,最后的结果很有可能就是学废了,但是还是发不了文章。今天小编以一篇4分的文章为例,跟大家分享一下,公共数据库和在线分析工具,到底应该怎么用。

文章三月份发表在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IF: 4.124)。

Expression and prognostic roles of PRDXs gene family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RDXs基因家族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作用

摘要:

作为世界第四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肝细胞肝癌的治疗效果和5年生存并不乐观。先前的研究表明,PRDXs与癌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材料方法:

CCLE,UALCAN,HCCDB,Human Protein Atlas,K-M,cBioportal,LinkedOmics

结果:

1.不同数据库中PRDXs在HCC的表达情况。具体来说,在CCLE(),UALCAN(.a-b),HCCDB(.c-d)在线分析了表达水平。

2.PRDXs基因家族蛋白水平以及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使用HPA数据库,在线分析PRDXs蛋白表达水平(.a-b),UALCAN数据库在线分析了PRDXs与临床特征关系(表1)。

3.PRDXs水平与OS的关系。使用Kaplan–Meier plotter(.c-d)在线制作KM曲线。

4.HCC中PRDXs遗传改变。使用cBioportal(,表2)在线分析PRDXs的遗传改变与neighborhood基因网络。

5.HCC中PRDXs相关差异表达基因KEGG通路分析。使用LinkedOmics()在线分析和作图。

总结:

PRDXs家族基因与HCC患者预后相关,提示这些基因可能成为HCC新的治疗和预后分子靶点。

文章到此也就结束了。如果从整体上来看,会觉得很简单,用的工具都是在线的工具,分析和作图都是在线完成。想想那些为了三分文章辗转反侧的夜晚,这种方式也太轻松了。所以,从在线工具到真正的4分的文章的距离,就是你和idea的距离。真希望有大佬可以做一个idea的数据库。

上一篇: 基因设计工具的十大推荐,让你的科研事半功倍
下一篇: 新数据更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造血干细胞移植、结直肠癌肝转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