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小编给大家分享了“惨淡的临床科研型硕士,如何自救呢?”,文章一出来挺受欢迎的,很多读者都留言,赶紧更新。内心还是挺激动的。上一期主要是讲了科研型硕士参加规范化培训的第二年,面临要不要考博?报考什么类型的博士研究生?录取了该怎么办?没录取又该去向何方?做了一个简单的叙述。这一期,小编就来跟大家聊一聊,科研型硕士参加规培第一年的各种尬事。
科研型硕士由于3年研究生生活都是在实验室度过的,压根都没有上过临床,顶多就是跟自己的临床导师看看门诊,很少在病房管理病人。而实习呢,一方面因为时间短,轮转的科室多(包含大内、大外科的各个科室),所以在一个科室的时间就只有1-2周,也没真正管理过病人,一般就是跟在主治医师或者研究生师兄后面做一些简单的询问病史、查体、写病历、整理出院病历、上手术拉钩等临床小事,甚至病人还没出院,你就已经出科了。另一方面,很多人励志考研,后期的心思也没在实习上,顶多参加交班,就溜去看书了,偶尔科里缺人的时候,被叫回去上台拉拉钩。
四舍五入,所以临床经验几乎为零。
![临床科研型硕士规培第一年是如何被虐的?](https://www.yanyin.tech/cms/manage/file/77.jpg)
但是呢,带教老师可不是这样看你的,尤其得知你是985/211双一流医学院校毕业的,他们觉得你啥都会。其实不是这样的。
一般刚到一个新的科室,各个科的教学秘书(一般是该科的住院总兼任,所以超级忙)就会带你进行入科教育,简单说一下这个科室的常见疾病,然后分几个组,各个组的主要成员,最后就随机安排你去跟哪个组了。分到哪个组,就意味着你接下来的命运就被安排了。如果这个组手术很多,那么你就天天忙成狗了,新收、手术、整出院每天循环运转,运气再背点,碰上这个组的人员脾气都不好,分分钟被屌,那真是身心俱疲呀。而有的组,手术量不多,带组老师脾气又好,还大方,那真是呆在人间天堂呀。所以小编奉劝大家,入科之前先找人打听一下,以免踩雷。
分好组后,就要跟着带教老师开始干活了,这不刚新收一个病人,带教老师就开始喊话了:实习生去问病史,完善病历。规培生去开医嘱,待会去查体。
天啦,开啥医嘱,我不会呀。但985/211出来的学生可不能服输呀,在那里倒腾半天,一脸茫然,黑人问号脸。带教老师看出来了,你某某大学毕业的,怎么连这个都不会呀。内心受到一万点暴击,好伤心呀,我就是一个临床小白,我除了看细胞,看老鼠,临床真是没经验呀。带教老师一脸不屑地说,我来教你,这里有医嘱模板,这种病,就用这个模板,其他的病,都有模板,记住了吧。你是那么好的医学院校出来的,学的肯定快。尴尬至极,只能硬着头皮说记住了,后面自己多花时间倒腾、倒腾吧。
每入一个新的科室,就会受到各种灵魂的拷问,这个病历你怎么能这么写?查体是这样查的吗?有没有无菌观念呀?研究生都学啥了,这都不会?连手术室管衣服的阿姨都叫嚣你,会穿衣服么,小伙?护士天天喊话你,XX医师,你医嘱又开错了,你这个不对,那个不行,你这个垃圾怎么能扔这里?每天都在各种质疑声中度过,真的是怀疑人生了,心里素质不强的,刚开始真的会抑郁。
希望带教老师以及临床的各位前辈们,多点耐心,我们真不是一来科室就啥都会干,我们是来学习的,而且是很好学的那种哦。耐心地教会了我们,才可以更好地帮助你们干活呀。
愿每一个临床小白都被温柔以待